2010-02-06

創作小說- 項鍊 (三)


「 這裏是哪裡? 你問了有趣的問題,你闖了進來,問了問題,我該怎麼回答? 也許這麼說吧! 空間如果沒有人存在,就只是一個空間,一個建築,顯然你也在這裏,你是那天那個人吧! 但不是阿芬的同學,那麼 [你的這裏] 究竟是哪裡? 」

阿健拉開椅子,坐下的時候在桌上看見這張字條,他疑惑的問妹妹阿芬,今天同學是不是又走錯房間了,「又..走錯房間? 」 阿芬歪頭皺眉的認真想很久,「 今天沒人來家裏哦! 而且會來家裏的就是你也知道的阿麗,來幾百次了不可能走錯房間,你是不是太累產生幻覺! 不然就是……有小偷」阿芬半開玩笑的說,但是阿健卻嚴肅起來,回到書房拿出字條再次細細閱讀,那個人是誰呢? 誰能在房子裏這樣進出? 而且竟然還問我這裏是哪裡? 那他的這裏究竟是哪裡?

懷著忐忑的心情,拉開拉門,走近書桌,是…另一張字條,這感覺像中樂透一樣,雖然沒中過樂透,但應該就是這種期待成真的驚喜到不行那樣熱血奔騰吧! 其實自從放紙條後就試過拉開拉門的時候看會不會就看見他坐在那裡,可是每次都落空,就像拿著樂透彩卷對獎之後那種落空的失望,現在Jessie像拿貴重珠寶似的滿意卻又興奮的拿著字條,「 …阿芬的同學? 阿芬是誰阿? .....你的這裏究竟是哪裡?  恩.....究竟是哪裡呢?」Jessie表情意味深長的看出窗外,「 我也想知道這裡究竟是哪裡?  而你又究竟是誰呢? 」 正想的出神的時候,手機響了,「是,明天早上九點,等等我看一下平面圖....」邊接電話邊走出房間。

下午的陽光灑滿整個庭院,講完電話Jessie不自覺的到庭院去看這個迷人的光影,走回房間拉開拉門," 阿!”又是一個大驚喜,有沒有人會在一天中2個大獎的,那男子背對自己正坐在書桌前。Jessie走到書桌旁,站定,男子都沒有抬頭也沒有反應,她輕輕敲敲桌面,男子回神過來,滿臉受驚嚇的抬頭,Jessie從口袋拿出那張紙條在手上晃晃,那男子從短暫的驚嚇中回神轉為驚喜的神色,從抽屜裏拿出另一張字條在手上,二個相視而笑。

「這裏…我想就是這裏!」Jessie開口打破沉默,「啥?」 Jessie突然想起什麼,從桌上拿起筆和紙寫下「這裏就是這裏!」,男子看了笑笑,Jessie接著又寫下「我不懂台語,但是懂中文,你可以叫我Jessie」男子看了後,也拿起筆在紙上寫下 「 抱歉,我聽不懂國語,但是也懂中文,你可以叫我阿健」

(待續)

2010-02-05

真愛這門課


愛情本來就是難修的課,如果又牽扯上政治,那更是一團亂到無頭緒的毛線球,韓劇[市政廳]裏辛美來面對大勢力的反對,含淚跟趙國說: 「辛美來已經輸了,辛市長不可以輸。」多麼心痛的決定,而趙國即使這樣還是不願意放開美來,面對艱困的戰爭,這樣強而有力且堅強的愛情後盾不僅撫慰了心靈也給了最堅強的勇氣和力量。

韓劇[善德女王]的愛情,庾信為成全德曼的夢想及怕失去愛的人,選擇維持距離退到背後去,這樣的愛看似偉大,但就像德曼說的:「我的心、我的心怎麼辦? 」,給對方不能安慰擁抱的孤獨之愛,跟給沙漠裏快渴死的人金子要他自己去買水是一樣殘忍不是嗎? 毗曇永不放棄的愛,強烈到沒有安全感,所以不能與別人分享,當德曼也回應他的愛之後,毗曇反而不能心無旁鶩的接受,因為過於強烈的不安全感讓這份好不容易成真的愛情變的沒有真實感,因為害怕失去,所以接受別人的挑撥變的容易許多,反觀當同樣面對挑撥,德曼堅持相信庾信和毗曇、庾信相信德曼,他們都選擇相信自己愛的人,而毗曇卻做了完全不同的選擇。當確認了德曼對自己的愛沒有改變後,毗曇對愛人最後的聲聲呼喚,也不過是為自己的不安全感和背叛脫罪而已,這如刀割的呼喚對被愛的人又何嘗不是另一次更巨大的傷害,因為這背叛是要用命來償還的。

影集[怪醫豪斯]中,豪斯的好友威爾森和安柏的交往原本一直被豪斯看壞,因為威爾森喜歡照顧需要被照顧的人,所以感情都沒有圓滿的下場,豪斯擔心安柏是利用威爾森藉此要得到工作,但是卻發現威爾森愛上的是女版的豪斯。但是在買床事件的互動,會發現其實威爾森愛上的不是女版豪斯,而是可以讓他釋放自己的安柏,威爾森以為安柏要他選自己喜歡的床墊是暗示要選安柏喜歡的,所以當安柏躺在硬床墊上,生氣的對威爾森說:「我要你選自己喜歡的,我不需要你照顧我,我可以照顧自己,我要你照顧自己。」 所以威爾森去買了他一直想要的水床,但是卻睡不習慣,安柏對威爾森的反應是愛憐的笑笑,要他去換自己睡的舒服的床。

[新訓駻記]裏的愛情也是值得玩味的,某政黨的黨魁有一個漂亮的妹妹,但是自己個性凶悍奇怪刻薄又不漂亮,可是這樣的女生也是渴望被愛的。 所以當遇上為了和妹妹交往的經紀人找來的朋友,一見面就開口要娶她,而且不被她的刻薄凶悍擊退,竟然立刻就答應了,婚禮當時,真的愛上女主角的男主角,刻意用真實的自己去和女主角舉行婚禮,反到讓女主角覺得受到侮辱,變成一個笑話,在男主角堅持和半強迫下去蜜月,卻反而在蜜月時被男主角馴服,女主角並沒有因此改變性情,只是坦然的接受男主角的愛,也坦然的去愛對方,享受被愛的女主角和大家眼中的她是完全不一樣,這讓擅長玩愛情遊戲的妹妹有點跌破眼鏡,同時思考真愛是怎麼回事。

在感情世界,愛與被愛,傷害與被傷害都是同時存在,唯有勇敢堅強真心去面對,才能得到真愛吧!

2010-02-04

創作小說- 項鍊 (二)


“ I totally forget it! I’m sorry”  Jessie 在電腦前對著麥克風向另一頭說。
“ So you didn’t sent it out! I cannot believe you forget.”  Ken的聲音就像是坐在旁邊用吼的似從喇叭裏衝出來,讓睡著的屋子突然醒過來。
“ 我知道你花了不少心思幫我爭取實習的機會,只是…..” Jessie小心翼翼的越說越小聲
“ 租房子和你房東太太家的意外是吧? “  Ken平靜下來,口氣柔軟但又帶點無名火的莫可奈何。
“ 恩!.... 剛好差不多時間,所以..忘了把申請送出去了!” Jessie的小心翼翼開始有點漫不經心...
“ 房子你現在住進去了,關於受傷的人David 說已經慢慢穩定了,再一段時間就可以轉院,這樣你可以放心的做自己的事了吧!” 幾天前Ken接到Jessie的越洋電話,馬上和在台灣的同學聯絡,幫忙處理住院醫療的事,現在算是做進度回報,可主要是要盯Jessie盡快把論文寫完,免得被爺爺發現

“ Ken, thank you for every thing. “  Jessie在電腦後面给了Ken一個大大的微笑,可惜Jessie視訊故障,Ken看不到這個有點耍賴的笑容

“ 我會和對方的事務所聯繫,找個藉口跟對方解釋你延誤的原因,試看看有沒有可能再給你一個機會! “  Ken希望Jessie不要離他太遠,總是像一個父親一樣,安排所有的事
“ 不用了,還有別間事務所..” 其實Jessie不很在意這個實習機會,有點敷衍的說
“ 可是…” Ken還要繼續叨念下去
“ 對了,這屋子好像還有別人在” 心思已經飄走的Jessie趕快轉換話題
“別..人?” 還沒跟上話題的Ken,反應時間有點久,所以話有點結巴
“ Yes, 昨天傍晚我在那個神秘的房間碰到一個人”Jesssie神秘又興奮的說
“ 神秘的...房間? 是那個一星期要打掃一次的那間? Ken隱約還記得上次聽Jessie提過
“ 是阿! “  Jessie繼續興奮的語氣說
“ 那個人看到我先是有點嚇一跳,然後好像想起什麼的樣子,笑笑的跟我說了些話”
“ 說了些話? 說什麼? “
“ 我聽不懂,我想他大概是用台語說的吧! 而且,他好像也聽不懂我說什麼“
“ 你該不會是用英文跟人家說話吧!”
“ 剛開始是啦! 可是我馬上切換成中文發音了!”
“ 切換? 感覺好像語言翻譯機“
“ 我也這麼覺得“
“ 你可以用寫的,對方應該看的懂中文“ Ken認真的回答
“ 也是,怎麼沒想到呢! “ Jessie嘴角微微浮現一抹笑,若有所思的想...
“ 你別花太多心思在這些無關緊要事情上,趕快把論文寫完,要是爺爺知道你偷偷溜回台灣,你就慘了! 還有事務所的實習也要趕快申請下來”突然Ken的聲音嚴厲起來的吼,剛剛才被吵醒還在揉眼睛的房子,這下應該整個都醒了
“ 阿! 已經這麼晚啦,再不睡明天起不來了! Bye~~~” Jessie趕在Ken要長篇大論教訓之前,飛快的下線關上Skype

大學的時候在醫院照顧出意外的室友Bella,才會認識當時是實習醫生的Ken,說來好笑,Bella一直對這件事自責,她覺得Ken和我不適合,可是沒想到Ken卻完全是爺爺希望的類型,事實上Ken比我還適合當爺爺的孫子!

“用寫的, 這倒是個好主意,感覺像是Facebook。”Jessie看著門想著

“空間就如同時間,我們每天生活在其中,活動和呼吸著。我們的行為、個人思考都得在一個具體的空間內才可以實踐,但空間不只是一個背景,所以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具體空間是哪裡呢? “  Jessie把字條平放在南邊房間內的桌上,關上門。

 
(待續)

聽說過的Forever 21


不盡興或諸多限制的旅行,總是會造成一個嚴重的失血行為。
限時,則容易引起失心瘋。

在曼谷的一個半小時限時自由活動,AM第一次見識到我失心瘋的購物行為,有點被小小的驚嚇到。除了Zara,我這次體驗了傳說中的Forever 21,但可惜錯過泰國當地品牌。

韓劇"拜託小姐"裏尹恩惠的大小姐角色引起很大的爭議,在劇中的穿著也成為大家討論的話題,Forever 21就是他在前半部劇中的主要穿著。原本還納悶為什麼在時尚業日漸嶄露頭角的韓國,竟然會在韓劇裏穿著美國品牌的服飾,原來這個品牌的創立者-Don Won Chang是韓裔美國人,最初創立這品牌時的目標市場是鎖定同為韓裔的美國消費者,但由於受到越來越多注意,於是將原本名為Fashion 21的品牌名改為Forever 21,消費族群也不再有侷限。

這次在曼谷的Siam Center 裏我最愛的ZARA旁邊竟然發現了Forever 21,真是驚喜阿! 更沒想到這個店中店竟然大到我和AM差點要用廣播尋人。Forever 21的風格真的很美式,整體而論大塊無修飾、休閒又略帶樸實的時尚、剪裁雖外放但有條理,T-SHIRT的圖案很有味道但質料不細緻,款式實穿但細節沒有驚喜,價格雖然和ZARA差不多,但是以質料來說,沒有物有所值的感受,所以只有小敗一件一直很想要的、有點美式的印花T-shirt。

2010-02-03

你的U、我的Z、和我們的Another


隱忍了一年,E終於起了要去香港的念頭,原本有別的計畫的我,卻因為這次泰國行的不如意,竟然很衝動的附和。究竟是什麼讓我們這麼想去香港? 香港對E的致命吸引力說來好笑,其實是因為日本品牌Uniqlo,這不是該去日本才是嗎? 是沒錯阿! 但是在有限的假期和預算的不允許下,以純購物的旅行來說,香港的確是上乘之選,畢竟飛行時間短可以換來更多的購物時間和不用大費周章安排假期的便利,最最重要的是國際品牌齊聚和眾多款式的選擇阿!

Uniqlo的服裝款式基本簡單好穿搭,T-SHIRT圖案也很多樣,對於預算不高、喜好時尚、要求舒適穿著的風格人士而言,是很好的選擇;除此之外這個品牌的色彩豐富,對於喜好色彩或熱愛利用色彩來搭配服飾的人,是很棒的選擇。

我則是鍾愛西班牙品牌Zara,第一次在日本遇見Zara時就愛上了,之後不管到哪個國家旅行,Zara都成了必逛的店,Zara的崛起在時尚業一直是一個熱門的討論和研究議題,甚至在商業經營類的週刊也常被報導,生產與流通的環環相扣,務求在最短的時間提供最多樣的款式和流行,從休閒到正式,在Zara都可找到適合的商品,我對Zara的狂愛,主要是柔軟舒適的布料、時尚的剪裁、不退流行的基本款和有點性感卻又自然時尚的風格,女生嘛! 總是會喜歡自己迷人、與眾不同卻又自然的讓人感到舒服,Zara就是可以提供這樣的look,所以在有限的購物時間裏,直奔這兒,一定不會空手而歸。

除了上面的2個國際品牌,香港當地時裝品牌Another ,也是我到香港購物必逛的,這品牌的服裝有強烈的設計師風格,有別於一般店面成衣樣式,也許布料不甚舒適,但是剪裁特殊,撞衫機率低,會選購這類特殊設計的人,在穿著上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搭配方式,所以當相同設計出現在不同人身上時,衣服會隨個人的穿著態度表現出不同個性,其定價和上面2個品牌的價位相近,並非高貴價格,還蠻好入手的,如果剛好有折扣出清時,價格更是讓人會忍不住多敗幾件。

2010-01-28

泰國買物-旅行沐浴組



第一次真正跟團出國旅遊,才發現我不是保護動物屬我是野生動物屬的,沒辦法被這樣保護著去旅行,W說跟團旅行是囚鳥,真是形容的太貼切了,說起來跟團旅行只看的到人家要你看到的,而且很多還是看的到摸不到。尤其整個行程坐在遊覽車的時間多過參觀和玩的時間,其實是有點搞不清楚是來坐遊覽車、還是來玩的,而且坐在遊覽車裏的時候,看著路邊的人,然後路邊的人也看著我們,想想這一幕,跟參觀動物園不是如出一轍! 這究竟是誰在看誰啊? 最妙的是,明明是出國竟然只看到台灣人或中國人(偶爾會看到韓國人,在海灘竟然有看到韓屬花美男啦!),除此之外就是當地的員工,然後這些人都會講中文,這出不出國有差別嗎?

我想啊! 跟團的悲哀,莫過於無從選擇,整個行程和我們形影不離的就是領隊、導遊、司機和團員,所以如果不幸遇到爛領隊、爛導遊或爛團員,就有如置身地獄般痛苦,靠! 這個不幸的三爛這次都給我遇到了,真該在泰國買彩卷的,搞不好會中大獎。(我有無從選擇,這次必須跟團的苦處)

本次去旅行的地方,就是傳說中-跟團回來都說不好玩,自助旅行回來都稱讚的-"泰國",真慶幸我的第一次是自助旅行去的,不然我真會傻傻的以為泰國就是跟團看到的那樣,還像導遊口中的那樣勒! 終於,好不容易讓我等到了曼谷市區那超短暫且寶貴的自由活動時間,這個得來不易的大解放一宣佈,我就快步離開集合地,只聽到後面直喊說"你怎麼走那麼快!" 我心裡OS"時間寶貴,不走快一點,是要等什麼阿?"

在Shopping Mall裏,我狂買起沐浴用品,除了衣服,這是我去泰國不可錯過的好買物。沐浴用品的種類很多、味道也很多樣,上次我買的是白茶,這次我愛上蘭花的味道,清香淡雅。然後我買了這組是香味很自然也很別緻的混合三種味道(天竺葵+迷迭香+薑黃)的旅行用沐浴組,有沐浴乳、身體乳、精油和浴鹽,一組345泰銖,不算便宜,但相較在沐浴用品味道選擇不多的台灣,我是覺得還蠻值得採購的。

2010-01-14

巴黎- 我愛裝飾藝術博物館



我一直沒有停止懷疑這個真的是博物館嗎?

Momo說在羅浮宮旁邊有一個服裝與配件博物館,我依著這個線索,搜尋了所有巴黎的旅遊資料,有些旅遊書上是寫裝飾藝術博物館,也有寫廣告設計博物館,都是在這個區域,所以當天的行程就排了羅浮宮和旁邊的博物館,超大的羅浮宮,整整花了我們三個多小時,快速的移動才把整個羅浮宮逛完,在已經瘋狂的爆走完一個大到不行的博物館之後,稍微吃了點東西,我們拿著Museum pass 直奔傳說中的服裝與配件博物館。看不懂法文,沒有指示方向,上到樓梯看到像學校一樣的走廊,每個都是關閉的門,於是隨便挑了一扇門打開,踏入房間後,整個大驚,這....是博物館嗎?

牆面的玻璃櫥櫃裡各式各樣的首飾配件陳列在黑色的絨布上,這些造型獨特有韻味的首飾,看不出年份,沒有過時或陳舊的感覺,除了時尚就是美,每個陳列品都是經典,都是設計師的傑作,而且陳列品數量很多,為了能夠看完整個博物館,邊移動腳步邊不捨且讚嘆連連的盯著櫥窗內的展品,出了一間房間又進了另一間,就這樣進進出出。突然推開中間大門時,裡面的格局完全不一樣,櫥窗內陳列的是服裝和部分服裝手稿,就這樣看著看著,我又進到另一個空間了,這次掛在牆上的是平面的廣告設計圖片,我還在納悶不是服裝與配件博物館嗎? 怎麼變成廣告平面設計,結果再往上一個樓層卻變成陳列許多設計款的家具和家飾品,陳列品的數量就跟那種賣場的家飾品展示區一樣多,我們只好又很努力的移動腳步,眼睛卻沒停過看這些網路和雜誌上才看的到的設計展品。

突然,在一個展區的樓層出口,有一個亞洲臉孔的館員很和善的帶有點廣東腔的問我們是不是講中文? 去過樓上沒有? 如果還沒,他建議我們從這裡搭電梯去最上面在逛下來,上面還有很多很棒的展品可以看。" 什..麼? " 一方面很高興有很棒的東西可以看,一方面也覺得痛苦,怎麼會這麼多ㄚ! 腳已經有不是自己的那種感覺了,然後館員又說這個裝飾藝術博物館東西很多,都很值得一看,阿不是時尚與配件博物館嗎? 怎麼變成裝飾藝術博物館? 以這裡的展品、展場大小和樓層來看,沒有1~2個小時會逛不完的吧!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原來這個地圖上看起來相鄰的三個博物館,其實是在同一棟的上下層,所以從下面的時尚與紡織博物館,往上走就是廣告設計博物館,再往上走就是裝飾藝術博物館,所以我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逛了3個博物館。

1905年創立的裝飾藝術博物館(Musee des Arts Decoratifs),在2006年9月重新開放。實際上它共有三個主題-裝飾藝術、時尚與紡織還有廣告設計。時尚與紡織收藏很多經典的時裝設計、布料和珠寶配件;裝飾藝術則有很多中世紀到現代的傢俱和家飾品以及皇室裝飾品;而廣告設計則展出1950到現代的各式廣告海報和電視廣告。除了長期的展品,也不時的會和各地的設計博物館合辦時裝大師及家具設計師的回顧展。各位喜愛經典設計和時尚潮流的人,這絕對是一個不可錯過的好地方阿。

看看樂多文創這篇Go! 到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逛展覽

相關訊息-
裝飾藝術博物館-  Palais du Louvre - 107, rue de Rivoli, 75001 Paris
地鐵 :杜樂麗 (Tuileries)
巴士 : 21, 27, 39, 48, 68, 69, 72, 81, 95
開放時間 :
平日: 上午11:00 -下午6時, 週三:上午11時-晚上9時 ,星期六、日:上午10:00 -下午6時。
最後入場的前30分鐘關閉。

2010-01-13

創作小說- 項鍊 (一)



瞞著暴怒的爺爺偷偷從半途折回台灣的Jessie,原本暫時住在朋友家裏,但是因為作息時間和朋友家的長輩不同,只好另尋住處,作田野調查的時候發現了一間有閩南味的舊日式建築,被這房子的優雅氣息深深吸引,忍不住想像在這裡的樣子。四處打聽下終於找到屋主,屋主阿原嬸是一個恬靜皮膚黝黑的和善婦人,聽聞有人要租房子,臉上顯露出微微不安的難色,Jessie幾次登門拜訪懇求,卻始終被阿原嬸微笑的婉拒。可能是連日來多次造訪多少拉近了和阿原嬸之間原本陌生的距離,這日Jessie做完田野調查又過來拜訪阿原嬸,正好碰見一臉慌張的阿原嬸急急忙忙的出門,Jessie感覺不對勁,於是快步跟上神色匆忙的阿原嬸關心的詢問,原來在外地工作的孩子發生交通意外,阿原嬸正要趕往探視,Jessie當下決定陪著阿原嬸北上,到了醫院才知道情況嚴重,Jessie趕忙聯繫熟識的人協助張羅住院和開刀事宜,一切狀況較穩定後,阿原嬸想起什麼似的看著Jessie。

Jessie和阿原嬸回到台南,阿原嬸說在可以轉院之前,可能要先留在台北一段時間,簡單收拾行李及麻煩鄰居協助事項後,阿原嬸帶Jessie來到舊房子說"看你對這房子的執著,我想這段時間你應該能幫我好好照顧它,你可以用北邊的這個房間和庭院,但是請不要動南邊的房間,只要幫植物澆澆水並且一星期清一次灰塵就可以了。"

站在南邊房間的門口,看進去裡面,房裡的擺設像是有人使用的樣子,Jessie微微蹙眉,不解的正要開口詢問,阿原嬸搶先一步開口 "這個房間在等他的主人,妳真的想住的話,就不要問。"

終於搬進夢寐以求的房子裏,Jessie一股腦地全心投入研究。一天黃昏,在庭院漫步時看到夕陽的光,打入那個房間,光線照著牆面、桌面,隨著腳步移動,視線也跟隨這投射的光影梭移,時間和空間交錯成眼前的迷人空間,對於建築,時間和空間的差別在哪裡? 那個房間的主人,離開的時候,光影也是這樣照著嗎? 嘴邊露出一抹淺笑,隨光線進到屋內,想體驗身在模糊的時間裏光影與建築交錯的空間中,Jessie拉開房間的拉門,順著光線卻看見位置上一個男子正專注的在書桌前,Jessie一驚,匆匆關上門,再次迅速的拉開,陌生男子仍在。

”Excuse me!” 男子沒聽到拉門拉開的聲音,當Jessie下意識開口用慣用的英文探問時,驚訝的回頭。” 恩! 請..問, 你..怎麼會在這裡?”Jessie換用中文猶豫的開口發問,男子恢復平靜的神情,給了一個微笑緩緩開口”笠是阿芬ㄟ朋友吧! 阿芬ㄟ房間低對面,笠走唔鬥”男子望了一眼女主角身後的時鐘,急急忙忙闔上書本起身,拿起椅背的外套穿上,微笑的對女主角說”拍謝,我來上班阿! 阿芬,低對面一間”男子拉開另一側的拉門離開,關上的時候,房間暗下來,原來窗外天黑了。

一直以為房子裏只有自己的Jessie,納悶這個陌生男子是從哪裡進來的,剛剛說的台語又是什麼意思? 是阿原嬸說的房間的主人嗎?

(待續....)

2010-01-07

2009亞洲藝術雙年展



在國美館的展場裏,突然看見一個睡著的可愛小男孩,在偌大且靜寂了的空間裡安適的睡著,放輕腳步和聲音走近,發現小男孩靠在一個像是肉白色海獅的特有生物身上,二個輕閉著眼睛靠著彼此睡著,好像多一點聲音就會吵醒他們,像海獅的這生物,肚皮上的白還依稀可以看到微血管,這麼近距離的看著他們,好像在博物館夜驚魂的影片裏,下一秒他們會突然睜開眼睛望著正凝視他們的自己,於是不自覺的往後退了幾步,這一退又好像到了另一個空間,眼前睡著的他們是那麼的平靜安詳,好像有一道和煦的午後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濛濛的微微發光,就像在公園裡睡著一樣閒適平和,這是來自澳洲藝術家的藝術創作。

在一系列用橡皮章組成的臉的那頭,有一個像是電腦螢幕的牆面吸引我的注意,上面除了一連串的符號,還有文字在符號的下面,讀著文字的內容是一個關於黑先生和灰先生相遇的故事,故事是從飛機上的鄰座開始,結束在黑先生抵達香港後因為地滑而跌倒,卻意外發現灰先生認真的在閱讀些什麼,看著最後香港地滑的那個標示,我不禁笑了,也看懂了,卻同時讓我想起四小折的”香港地很滑? "這篇文章,原來香港地滑的標示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呢! 這麼有趣的創意作品是出自中國藝術家徐兵之手。

用色溫暖又帶有魔幻空間和味道的畫風,總是讓我忍不住停下腳步,在展場有一系列這樣的作品,畫作裏還能看到龍和象的元素自然且隱約出現在畫面,不但不突兀還讓人會有 ”ㄟ! 這裡有龍的小小驚喜!” 圖畫裡的風景很熟悉卻又像是想像出來的,每一幅畫都有一個無限延伸的空間,每一個空間都像存在我們的想像裏,同時又像我們身邊的景色,看著畫就好像進到那個空間去做了一趟魔界之旅,原來油畫可以這麼細膩,原來台灣有這麼魔幻的藝術家連建興

我在”2009亞洲藝術雙年展- 觀點與”觀”點”看見亞洲的藝術觀點,展覽日期: 2009/10/24 ~ 2010/02/28。

2010-01-06

精神拓樸- 驚艷新梵谷



精神拓樸2009韓國的截面”,在國美館大大的壁面看到這個淺藍色底的大海報,還有韓國特有的OOXX窗型文字在上面,有點不習慣、有點好奇,關於韓國的藝術阿! 是怎樣的呢? 是俗艷的色彩? 或是本土色彩強烈的呢?

在白色的展場裡,梵谷的自畫像,安靜的掛在牆面上,一旁的介紹寫著”新梵谷”,心裏正想著有多新的當下,眼前的梵谷偷偷的對我眨了眼睛,本以為是眼花,卻發現年輕的梵谷依稀添了些年紀,臉部的線條輕輕動了一下,嘴邊的煙斗緩緩的冒出一縷淡淡白煙,當煙霧飄散到梵谷頭上的那片天空,就在逐漸淡去的煙霧底下出現了這時期的梵谷畫作,然後隨著煙霧飄散,畫作也漸漸隱沒在一望無際的天邊,正端詳著換了一個畫面的梵谷時,他又頑皮的向我眨了眨眼,然後又更年長了些,就這樣站在這幅畫前,從年輕到年老的把梵谷給看了一輪。一旁的觀賞者忍不住好奇找來了館員詢問這幅畫是怎麼一回事,經館員解說後,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幅動畫。雖然是一幅動畫,但表現的極有創意和新意,平面的畫作在創意的運用後,成了讓人驚呼連連的現代藝術。

“新梵谷”是韓國藝術家李二男的多件創作之ㄧ,目前正在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展出時間2009/10/17~2010/01/10,這個展覽裏有很多韓國藝術家的創作,唯獨這個作品讓我記憶深刻。

2009-12-30

破冰船闖派對



和一群不相識的人,要怎麼開始,是很多辦活動的人頭痛的事,所以很多人運用各種破冰船(Icebreaker)遊戲來緩和氣氛和化解尷尬,這次朋友的聚會邀請很多不認識的朋友,因此不免俗的當然也要來個Icebreaker game。於是我把在網站上看到的Sign in my arm和Facebook上的餐廳遊戲混搭後設計出一個新的Icebreaker game-"誰是大主廚"。


遊戲說明:
1. 上圖是"誰是大主廚"的遊戲卡 (主菜內容和食材可視人數調整)
2. 除了遊戲卡,還需準備食材卡片
3. 遊戲開始,請大家抽食材卡片,看完卡片要收好,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是哪種食材
4. 發給每個人遊戲卡,拿到遊戲卡的人,開始去蒐集食材
5. 蒐集食材時,請注意:
◎詢問者最多只能問3個問題,回答者只能回答"是","不是"
◎第四個問題必須猜對方是哪種食材,猜錯的要被貼上一張貼紙,然後去找下一個食材
◎猜對食材的人,請對方在遊戲卡上的食材處簽名,並詢問一個問題,將答覆填在簽名下面
◎詢問的問題,是代表食材的特色,可以問任何問題,以便跟大家介紹你的食材
    問題可以是,最近看的影集? 喜歡的歌? 想去的國家? 想要的東西?....
4. 蒐集滿四道菜的人馬上舉手,告訴主持人已經完成
5. 主持人請第一位完成主菜的人介紹自己的4道主菜和食材特色
6. 食材特色: 食材是誰? 你對食材的瞭解
    例如: 我的這道烤牛排,食材有- 喜歡五月天的牛肉Jane,喜歡逛家具店的萵苣Tina 和最近剛  看完阿凡達的馬鈴薯Bill

這個遊戲的設計概念,主要是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同時也讓每個人發揮創意,因為思考的方式不同,問問題的方式和問的內容會不一樣,這會比每個人都來問一樣的問題例如你的職業、興趣之類,更讓人期待與別人的互動,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會問什麼樣的問題。

2009-12-18

明池黑天鵝之愛



環繞滿山翠綠的明池,池中三兩成群的鴛鴦和水鴨中有一隻黑天鵝,毛色不亮麗,池裡面也沒有其他的天鵝,看起來很孤單,同行的朋友一直納悶為什麼會只養一隻,要養也養多一點,好歹也養個2隻成對作伴阿! 當時我沒多想,只是覺得搞不好這隻黑天鵝是在這裡修煉的,所以要心無旁騖,因為那裏的美景和寧靜頗有武俠小說裡仙境或修練之地的味道,所以很容易聯想到修練或隱居這類的事(大概是最近歷史古裝劇看太多),也許有一天黑天鵝就成仙了,然後乘雲而去,我對仙人都有浪漫的幻想。

一直到前幾天從另一個前陣子也去了明池的朋友那裏聽到關於那隻黑天鵝的故事,原本明池是養二隻黑天鵝的,可是有一天其中一隻卻被偷偷抱走了,然後這隻天鵝就一直在那裡等另一隻回來,原來是愛情阿!不是修煉成仙這類出世的故事,是很入世的愛情呢! 偷抱走人家愛侶的人,不要為了私慾拆散人家,趕快讓他們團圓啦! 看看這隻形單影隻的黑天鵝,真的很落寞呢!

這時我突然想起羅東運動公園裡也有一隻黑天鵝,而且妙的是會在池裡跟著岸邊的人游來游去的,不會是祈求哪個好心人能帶他回去那隻苦苦等待他的黑天鵝身邊吧!

2009-12-05

叫做"信任"的傷



"為什麼要流淚? 你知道這是事前計劃的呀!”

這是韓劇”善德女王”裡瘐信郎問德曼,為什麼在走廊的對話到最後德曼哭了? 明明知道這是他們計畫好演給敵人看的,為什麼最後卻流淚了? 德曼流淚當時心裏喊著”你,一定要相信我!”

看到這裡心中有無限的感慨,在人生的路途上,我們會遭遇許許多多的困難,身體和心靈也難免會受傷,然而不論遭遇多少困難、有多少傷口,最難復原也最深的傷通常來自身邊的人,那是一種叫做”信任”的傷。

“善德女王”裏天明信任德曼勝過自己的父母,是因為共生死嗎? 所以即使知道德曼有所隱瞞,而周圍負面耳語不斷的當時,她依然選擇信任德曼,那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會相信別人的耳語勝過相信和我們朝夕相處或是相知已久的人呢? 是因為相信別人口中的他是我們不認識的部份,所以相信? 還是因為不信任比信任容易呢?

朋友問過我為什麼和自己朝夕相處的人,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卻會相信別人的惡言? 這讓人很受傷,很痛! 是阿! 我也受過這種傷,未曾復原,永遠是一道傷疤,當時因為相信被惡言攻擊的人,我想那是誤會,但沒有人在乎真相,因為我選擇相信的對象不一樣,所以也成了被惡言攻擊的對象! 原來信任的傷是永遠沒法復原的阿!

2009-12-01

Nespresso, 來杯咖啡吧!



這個在櫥窗裡,讓我驚艷不已的傢伙,叫做Nespresso= Nestle + Expresso,就是雀巢膠囊咖啡專用機。這個咖啡機的概念在1970年被提出來後,終於在1986年一切成熟後正式生產和拓展市場,所以雖然我們都不知道,但是膠囊咖啡機卻已經默默的存在有20年以上了。 櫥窗內的這款是新機種,線條結構復古中帶有現代感,機體簡潔俐落,外觀上看不到令人頭痛的按鍵操作,因為這是膠囊咖啡專用阿,所以不用煩雜的操作,只要放進去你中意的口味咖啡膠囊,30秒就可以享用一杯香濃的咖啡啦!

其實當時這個櫥窗吸引我的除了那台咖啡機,還有就是旁邊的杯盤組,窄長的盤子,上面的凹槽剛好放入杯子、咖啡膠囊、點心和調棒,都會時尚的搭配,實在是不注意它也難,在" PARIS DESIGN GUIDE 2009"這本書的第120頁也有介紹這家在巴黎香榭里榭大道上的NESPRESSO。

其實在看到這個櫥窗之前,我就曾在友人家看過膠囊咖啡機,但是造型沒有這款迷人,所以當時比較引起我注意的是那個咖啡膠囊,五顏六色的膠囊像果凍一樣,很難想像裡面是咖啡,據說單個咖啡膠囊的價格約在15~20元之間(可能是各國家的匯率和幣值影響,所以有這樣的價差吧!) ,而咖啡機的售價約1萬8以上,台灣目前已經有代理商引進了。

2009-11-26

未來的未來電動車




有一天未來電影中,駕駛家用車飛來飛去,也許真會成為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場景。在這一天到來之前,因為石油能源的減少、地球暖化的各種環境壓力,地球的公民在還沒找到可以移民的星球和大量星球間移民的能力之前,大家只好先尋求與人生活息息相關的交通替代能源,開發用電取代石油。

電動車就是目前各國最夯的話題,英國對電動車的積極態度已在日前推出的Plugged-In Places這項計畫中看出決心,這個計畫初期將先在英國3~6個重點城市和地區設置充電站點,做為發展電動車技術的先驅,所以英國政府將花費3千萬英鎊(約16億台幣)來支持興建電動車的充電站,以為將來英國發展電動車充電設施立下根基。

台灣裕隆汽車也研發出電動車,在未上市前,嚴凱泰先生也提到,電動車的推廣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充電站,因為電池的續航力問題,普遍的充電站是必要的,充電站的必要性等同於汽車需要加油站、手機需要基地台、筆電需要隨處無限上網一樣重要。

我在巴黎的時候,看到路邊的充電站,還有香榭大道的雷諾SHOW ROOM展出的電動車(本文圖片),才驚覺原來這不只是一個話題,在歐洲是一件已經在做的事,所以電動車遲早都會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再只是新聞議題。 其實仔細觀察台灣的生活,在大城市還沒普及之前,電動車似乎也已悄悄成為台灣某些人的生活部分,第1144期商周報導了富田電機,還有滿街跑的電動腳踏車或銀髮族用的小型電動車,外型也許不起眼,但確實是在我們的生活了,只是充電站在哪裡呢?

我的朋友也有一台電動機車,粉紅色的外型很可愛,騎在巷弄間也很拉風,可是當沒電要狂踩踏板的時候,那氣喘吁吁的樣子就可愛不起來了,所以充電站阿!真的是很必要的,但是對於充電的數小時間,駕駛人要幹嘛呢? 這值得大家動動腦,創造新商機,又或者業者可以考慮加入太陽能蓄電的功能,增加續航力也是不錯的考量! 世界在轉變,我們也不停的在前進呢!

2009-11-24

Milk的The Beatles

照片取自:PKPOP.COM (就是這樣一冊2書,NT99)

JOHN LENNON MUSEUM在2000年於日本東京以JOHN LENNON六十冥壽紀念之日開幕,館藏有JOHN LENNON的珍貴手稿、吉他、穿過的衣服和THE BEATLES的歷史,沒辦法飛到東京造訪的THE BEATLES迷,在距離台灣飛行時間一個多小時的香港,於09年11/26到10年1月期間在香港的屯門市廣場有BEATLES 紀念品展覽,展品是由日本的BEATLES珍藏收集家SATO SAN特地從日本運了50件精選紀念品赴港展出。(John Lennon Museum遊記)

431期的香港潮雜誌-MILK,以完整的16頁全版面介紹了THE BEATLES的歷史名作、造型打扮和人氣商品,這篇報導的緣起是因為香港的唱片公司、時裝服飾、電玩遊戲,甚至連護理用品在非THE BEATLES週年紀念之際,卻都不約而同以THE BEATLES為主角,推出不同圍繞THE BEATLES的周邊商品,造成THE BEATLES的新商品熱賣斷市,也促使THE BEATLES的熱潮更上一層樓。

THE BEATLES的時裝服飾經典款有-西裝、民族色彩的服飾、還有法式風情的軍服。(對法式軍服有興趣的人,在巴黎傷兵院的軍事博物館有展出一二次世界大戰的各式軍服和軍帽,一次大戰的軍服款式之多、色彩之豐富宛如一場精采的靜態時裝秀。)周邊商品當然少不了鑰匙圈、T-SHIRT、杯子、手機吊飾等,其中較有趣的當屬各種造型的公仔。

其中MILK還介紹了日本的資生堂為宣傳男士美容線UNO的全新美髮產品FOG BAR,特地找了四個日本當紅的男星以THE BEATLES的經典造型拍攝最新的DM。(想知道更詳細內容,可以看431期的Milk,在便利商店和書局都有販售)

MILK雜誌在台售價99元(一書二冊),以431期為例,不到100元就可以擁有這麼豐富的潮訊息,雜誌內容還包括港、日、台的潮流和藝文資訊,不推薦就太可惜了。記得有一次在小七聽到一個看起來很潮的男生在找傳說中的MILK,因為他聽別人推薦這本雜誌很不錯,可是他和同伴卻有點不以為然的說連聽都沒聽過,當下實在很想跟他說,你看到就會愛上了。

2009-11-22

Fragonard 巴黎的香味

徐四金(Partick Suskind)香水一書的主角葛努乙活在嗅覺的世界,我們用影像來記憶美麗,他用香味來記憶。因為反覆思戀難忘的香味,想要永久保留,產生這樣念頭之後努力學習香味萃取的技術,然而這來自人身上的味道,是要用生命換的,在葛努乙的世界香味就是生命,美麗就在一瓶瓶的香水裡。

被稱為製作香水的名家Fragonard 在法國已有300年的歷史,其香水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採用植物花卉而非化學物質,所以香味特別溫順優雅;我在巴黎偶然的與它相遇,一開始是被可愛的盒子吸引,然後是被其清新優雅的味道收服,一種巴黎的香味,在離開這城市後依然可以由味道想念它。

香味和文字一樣,想像的空間和渲染的感動,是超乎影像所能傳達。有時候,當聞到記憶中的香味,當時的影像會不自覺在腦海裡浮現,而當時的喜怒哀樂也在一瞬間湧出,再多的照片都無法喚醒這樣身歷其境的感受。

你知道同樣味道的香水,會隨不同使用者身上的體味,而散發出屬於個人特有的香味嗎? 香水有前味、中味和後味,最顯性的味道會在一開始散發開來,慢慢消退之後,隱於夾層的中味會逐漸開散出來,最後出現的則是一直默默隱身在底層的後味,淡淡自然的飄香。所以試噴香水後,不要急著買,可以先去做其他的事或是去採購其他商品之後,聞聞試噴香水的手腕,那味道是否依舊是你喜歡的味道,再決定是否購買。

2009-11-20

強悍的自我風格-Tough

圖片引用: overdope.com

喜歡有設計感款牛仔褲的潮人,香港潮牌Tough是價格比Diesel平易的好選擇。Tough的女板尺寸偏小,又據成衣製造業表示台灣的尺寸實際上比亞洲其他國家要稍微大上一號,所以喜好Tough的女生,如果塞不進你愛的女款時,可以考慮改選擇男版的款式。

Tough的牛仔褲吸引人的特色在細節,口袋的設計或配布,既有個性也有設計感,不會讓牛仔褲單調乏味,一看就有Tough的味道,有些設計則帶有軍裝的概念,牛仔褲的顏色也稍微有點戰爭的色彩而非單調的藍,適合喜歡有個人風格的潮人。

除了牛仔褲,皮夾也是推薦買物,皮夾的印花圖案有歐洲的風格,獨特時尚卻不媚俗,皮革的顏色多變,處理手法也多樣,同款式的不同花色讓商品看起來豐富多元,另外肩背包有以一次大戰軍用包為概念,運用在色彩和款式上來設計的帆布包,或是功能性強的尼龍包等不同系列。

2009-11-18

遺失你的深秋

楓葉像手掌大小,由綠翻黃,掛在樹梢或隨風飄落,一地泛黃或泛橘的枯葉,沿著河岸踩踏著一路發出颯颯聲響,背後小朋友牽著父母的手笑鬧地踩著滿地和腳掌一樣大小的枯葉,深秋的微風迎面吹來,涼意讓我不由自主調整了一下頸項間的圍巾,深秋的巴黎和畫裡無二樣,我在畫的世界裡,卻不見你來。

記憶中的約定,深秋,你在滿地落葉的畫裡等我,你微微的笑著,有絲絲的暖意。那年我計畫的巴黎之行因故取消,我仍舊努力不放棄的準備著,今年我拋下一切,執意前往赴約,是我來的太遲了嗎? 錯身而過的身影多希望是你,回頭,用半責備的眼神溫暖的笑容對我說: 怎麼遲了這麼久? 然後,低頭親吻我的髮際。

微涼的空氣,我獨自迷走在城市的角落,從熱切的期望漸漸平靜下來,夜的巴黎像另一個世界,燈光妝點的百年建築,讓人心醉神迷,我在橋上看遠方的另一座橋,出神的想著你在那橋默默凝望這端的我,不現身是為懲罰我的晚到。終究我明白我是晚了,錯過約定。

2009-11-17

巴黎小王子

來到小王子作者聖.修伯里的故鄉,怎麼可以錯過與小王子的相遇,就在聖母院裡我遇見了小王子,很阿莎力的就買了,這是要送給一個喜歡這類小物的朋友,旅行最有趣和最大的驚喜除了迷路,就是這樣似乎冥冥中注定的相遇,沒有特別的尋找,只是知道他就靜靜的等在那裡,我們終究會相遇,然後一起離開。

2009-11-02

打扮的基礎有感

購物時,我最不喜歡店員說,這是某某人推荐或使用的,好像自己的風格很不明確,所以對方沒辦法推薦屬於我的商品,這樣感覺會有點悲傷,原來自己這麼飄忽阿! 也許我是缺乏書中說的那種”我就是標準”的氣勢,記得朋友曾說我很適合穿剪裁特殊、設計感強烈的衣服,那也許是我相信自己的選擇,所以穿上這類衣服時會自然流露出這就是我的氣勢,自然而然就變成我很適合這樣的衣服,甚至我也因此對自己豎立的風格和挑選的衣服更有自信。

當我開始試著要融入大眾化的世界而選擇看起來所謂很IN的服裝時,自我風格開始消散,複雜的資訊干擾下也不再能精確的選出合適的單品,複製人的街頭沒有風格的世界,就像黑暗勢力籠罩地球般讓人難受。”打扮的基礎”就像是黑暗裡的微光,努力的要喚醒在黑暗裡迷失的靈魂。

我特別喜歡作者光野桃提到逛街和欣賞名畫一樣這一篇,在名畫讀本裏赤瀨川原平提到,欣賞展覽時應快步繞完全場,差不多在2~30分鐘內欣賞完所有作品。因為時間有限,快步移動,視覺會緊繃,感覺就會變的比較敏銳,一下子就會捕捉到好作品或是吸引自己的作品。甚至欣賞作品時,要拋開世俗觀念,用自己的眼光去欣賞。同樣的購物時,也該要拋下社會資訊,找尋自己喜歡的,吸引自己的,而非某某人穿的,或是某名牌的新款。

時尚是一種風格,一種吸引人目光的賞心悅目引發讚嘆的風格,這樣的風格沒有定向,也沒有標準,也許有某些單品或顏色可以協助入門,但自我風格的養成還是在認識自己,及不斷的嘗試。

2009-10-28

不是阿滋海默

眼看分店的開幕就迫在眉梢,工程進度卻嚴重落後,幾經與施工人員多次請託協調,終於對方答應會盡力在時限內完成,但是因為趕工的關係,施工品質可能不盡理想。出差回來的大老板知道進度後,氣的快把屋頂給掀了,那個少根筋但是做事卻有點龜毛的咪匠,嘴裏唸唸有詞的從戰場回來,很認真的釘在電腦前面,像發魔狂人一樣猛盯螢幕,終於在快下班前,很興奮的說" 我就記得有發mail阿!"

看著剛剛眼神癡呆,現在眼裡卻閃著和漫畫女主角一樣光亮的咪匠,我忍不住問:"你是在戰場被下藥了嗎? 怎麼行為像是遇到金光黨阿?" 突然咪匠迅速的換成一種很悲憤的眼神看我,然後臉上表情從皺眉的疑惑變成很生氣的憤怒,極盡可能的壓低音量跟我說:" 剛剛大老闆問為什麼進度會落後這麼多,業務部的白穆竟然跟大頭說他不知道施工要多久的時間,沒辦法事先協調,所以不知道會來不及。 可是,我明明記得我發過mail通知,看! 這個就是證據,我.發.過.通.知。幸好當初是發Mail,不然我還以為我有阿滋海默症勒!"

咪匠是少根筋,可能會忘了吃午餐、下午茶,甚至找不到車鑰匙,但是對工作歸毛的程度,已經到部門伙伴想在暗巷給他"蓋布袋"的程度,怎麼可能會忘記公事上的通知呢? 尤其又事關開幕這等大事,怪不得聽到白穆這樣跟大老闆回答時,會因為嚴重自我懷疑而陷入癡呆狀態。

隔天在小型的跨部門會議上,咪匠拿出之前的e-mail說事前是有通知過白穆,沒想到白穆這時看著桌上印出來的通知,面不改色且大言不慚的邊撇著臉說:
"我每天進來那麼多封mail,哪知有沒收到阿? 這種事,你應該要打電話通知我的呀! 發mail幹嘛!"
一旁的總務還幫忙讚聲且不屑的說:
"對啊! 不過就是打個電話,幹嘛發mail通知阿!"
咪匠的血色瞬間由紅翻白,本來平靜的語氣瞬間飆破錶:
" 證據在這裏你都可以推說沒有了,打電話通知你,豈不是連屍體都沒有!"
白穆不愧是大老闆的最愛,輕蔑的語氣依舊:
" 我這麼忙,你打電話通知我就可以了,我每天那麼多mail,那讀的完阿!誰叫你不打給我..."
氣血攻心的咪匠,竟然吐出這句話:
"請你講話客氣一點"
白穆一語斃命:
" 老闆對你都不客氣了,我幹麻對你客氣阿!"

怒氣攻心的阿咪完全敗陣下來。

2009-10-23

陽光下的影子


痞子英雄一直強調的一個概念,有陽光的地方就會有黑暗,亞洲三個民主國家,不約而同在這次的奧斯卡影展選擇了社會趨勢為主題的影片參加競賽,其實台灣電影很少有這類題材的,結果這麼稀奇的一部就碰上了日、韓的同類型創作。也正好觀眾和西方影評人可以從這3部影片中同時看到亞洲三個民主國家的司法、人民,以及導演面對這類題材的表現方式。影片除了資金、製作等硬體方面的呈現外,最大的變化因子是各國的文化及導演的成長環境,不同的成長背景會孕育出不同的人格特質和內涵,相對的這個不穩定的因子-"人"會使同樣的題材有不同的角度和說故事方式。

台灣參展影片-“不能沒有你”,描述一個社會底層勞工的父親為了爭取與親生女兒在法律上的合法關係,面臨什麼樣的制度和法律,而在媒體扭曲的報導下,民眾又是以怎樣的心態看待這個事件。

日本參展影片- “無人守護”, 描述重視倫理的日本社會會如何面對”犯罪家屬保護計畫”,而在網路發達、媒體嗜血的年代,當大多數的主流意識受到刻意挑撥失去獨立思考能力時,這股失控的力量又將有何等的破壞力。

韓國參展影片-“非常母親”,則是描述一名母親為洗刷智障兒子的清白,奮不顧身與顢頇警方、草率司法纏鬥的故事。此部片在今年金馬影展的播映名單上。

2009-10-20

看見彩色猴子 Kipling

我想也許很多人還不認識這個品牌。!

Kipling一個來自比利時的袋包品牌,袋子上猴子的小飾品是品牌最佳的辨認物,色彩繽紛有活力的櫃位,頗為引人注意,但是價錢可沒那麼可愛。可是在街上卻還蠻常見Kipling基本款的袋包,幾乎是已經攻佔了某個客層的市場,尤其在國外這個品牌的普及率應該就和在台灣看到PORTER包是差不多的情況。

Kipling這個名字是來自設計師喜愛的英國文學家Rudyard Kipling, 而包包上的小猴子正是來自這個作家知名的作品- 講述一個棄嬰在森林裡由百獸養大的故事。Kipling包上的猴子會隨包包的顏色而有不同,基本系列的包包特色則是有帶星的圓形Logo。

其低調的袋型、實用的機能、多變的花色,的確是很好的買物推薦,雖然是尼龍材質但是紮實的車工、帶有韌性的特殊泡泡布和細緻手感的內襯,還有精製的猴子吊飾讓整個包包整體有物有所值的實在感,第一次是忍痛下手,之後卻大有可能成為該品牌愛用者。

這個品牌似乎不是靠廣告來做行銷,是用品質來做口碑的口耳相傳吧~也許他們把行銷費用都用到開發和生產上了呢! 但是國外的袋款和台灣的袋款卻不太一樣,鄰近的幾個亞洲城市都有他們的專櫃,旅遊的時候可以比較看看是不是每個國家的袋款都不一樣。

我注意的是家鴨與野鴨

從無意間在誠品的書架上看到"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開始走進伊坂幸太郎的推理世界,每個國家的推理小說都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印象最深的是瑞典的"龍紋身的少女",以為北歐世界是個完美無瑕的天堂,卻從書裏了解到有人的地方,都有犯罪和貪婪,也許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有宗教的存在,彌補迷網和不知所措,可是有時宗教卻是另一個犯罪的動機,這在推理小說的世界也是個熱門題材呢!

這次由愛的十個條件炒熱的2009高雄電影展裏,有一部我已默默注意很久的影片-就是"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瑛太飾演裏面不丹人的角色,這和我對這個不丹人的想像差距頗大,所以好奇了起來,通常改編小說的電影拍的都不會有小說完美,畢竟文字的世界會隨讀者的想像而有各種變化。看起來奇怪的片名卻是一部悲傷的作品,儘管作者的筆觸輕鬆,主角的個性也蠻有趣,可是說到底就是掩蓋不了整個故事的悲傷,日本人都是這樣帶有點矛盾的生活嗎? 但說悲傷又未免太沉重了,畢竟他們都做了些什麼,只是最後不丹人有些傻氣的固執,讓這個故事總覺得有些不同。

然而在高雄影展裏被討論的伊坂幸太郎的作品卻是" 一首PUNK歌救地球",在第33屆的香港國際電影節也被邀展過,香港也有些討論的文章,好像是部不錯的作品,去找找原著小說來看好了。這次影展有幾部影片的片名都蠻有創意的,像莎拉布萊曼之生化歌劇(據說布萊曼和芭黎絲都有參與演出,這樣看來如果不是極爛就是還蠻有創意)、運動裝二人組,然後海報看起來蠻漂亮的夢之牆,還有吸血哈姆雷特、蝙蝠俠:高譚騎士、獨立之前、Lush Life...等


2009-09-28

WATCHOUT x 豬哥亮 x 帥哥


T-shirt是很實穿的單品也是時尚潮牌必爭之地,名人牌是幫T-shirt行銷的最好方式,Watch out與復出螢光幕的話題主持人合作推出了豬哥TEE- Lin Niang Kaho,豬氏造型加上冷涼卡好是不是會讓人莞爾一笑? 而這件衣服還有音樂MV哦! Watch out是大囍門布朗的品牌,這個音樂MV- 帥哥是不是讓這件Tee更有畫面和感覺了呢?

2009-09-20

Outer space 的情色潮T

在一堆潮牌中,這個Outer space真的有閃,竟然想出與小澤瑪莉亞、Circus的Kid合作情色T-shirt,光看這個T-shirt的圖可能沒什麼特別的感覺,看看裸照的工作現場側拍,從很害羞到很好笑。本來小澤瑪莉亞在現場看Kid拍照還不好意思,甚至在旁邊建議他怎麼擺姿勢的時候也還很害羞,後來大概因為裸奔少年太放的開,整個豁出去了,小澤還拿自己的相機出來拍,整個現場超好笑。

我想T-shirt的圖把重點部位遮掉,一方面是社會風氣還沒那麼開放,另一方面大概也是怕傷了設計師的眼睛(因為做圖都要調整很久,一直盯著那裏也不是辦法),而小澤瑪莉亞款的曲線美感是整個贏過Kid款(以食物來形容就是美味的肋排和沒肉的排骨),我會比較想買2個都有的那款,Outer space這個情色系列到底能不能賣超過一萬件阿? 如果真的超過,就是裸照滿街跑,應該蠻有趣的!

2009-09-19

Dr. House-輸贏

那一年我在重考班,有一個年輕漂亮的地理老師跟大家說: “輸就是輸,沒有雖敗猶榮這種事!” 哇! 所以老師的意思就是沒考上就是沒考上,差一分都是沒上,不要拿雖敗猶榮當藉口來自我安慰! 很殘酷,但這就是現實世界。

前不久影集House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一個某州的黑人議員要角逐總統候選人,不知道是否過於勞累在公開場合昏倒,送到House的醫院,正好由House負責,House一直有一套人說謊成性的理論,而且他高度懷疑政客的誠信。這個黑人議員也感受到House的敵意,所以有這段對話,House認為在當時那樣的環境下黑人不可能當選美國總統(這部影集應該是在歐巴馬選總統之前拍的),這個議員說他知道他不可能當選,而House對議員做這樣一件不會贏的事不以為然,接著議員熱血的說: “不是贏才能改變什麼,有時候輸反而可以改變某些事,這才是他要做的”。事事都要贏的House當下陷入長思; 我也陷入長思呢! 然後就冒出了地理老師的那句話,沒有雖敗猶榮!

每個人都摸尬意輸ㄟ感尬(不喜歡輸的感覺),但是贏什麼呢? 如果做的事對自己或別人有意義或可以改變些什麼的時候,去做(Just do it),就能改變,不論輸贏。競技式的贏,代表你的實力獲得實質的認定; 非競技式的贏,則代表比較多的人認同你,而你可以因為”贏”而去說服更多原本不認同的人。但是不論競技或非競技式,都不是一瞬間突然發生,而是累積、經營、努力很久的過程,不論結果,這個過程都必須盡全力認真的投入,甚且在贏之後,也還是會繼續努力,因為投入了,因為認真了!

公共電視的國際換日線總是會有很棒的影集,如果撐的夠晚,在11點的時候總是可以看到好片;我超喜歡House這張海報,創意、幽默又色彩鮮豔。

2009-09-15

學院文學-牛津鞋Oxfords

幾年前公司清庫存的時候,我買了一雙男鞋,乍見這雙鞋子,有驚為天人的驚豔感。鞋子本身散發淡淡的文學氛圍和雅致的斯文氣息,儘管是一雙男鞋,但卻細緻的像個女性精品,加上鞋子那天然的深皮革色澤和充斥在繫繩間的獨立性格,活脫就是我的鞋子。

直到今日無意中在購物網站撇見,才知道我多年前買了一雙牛津鞋,是現在時尚圈當紅的鞋款。牛津鞋(Oxford shoe)是一種有繫繩的皮鞋,最初見於蘇格蘭和愛爾蘭,鞋款設計簡單,卻可有多種變化,鞋子的楦頭有缝接和雕花,且鞋面的二側也有雕花或裝飾。黑色的牛津鞋較正式,咖啡色的牛津鞋則有較不嚴肅的正式感。

2009-09-14

很好笑的"聽說"


"聽說"是去看不能沒有你的時候看到的預告,預告片剪接的蠻吸引人的,要去看前,看過的朋友還說要帶面紙,因為還蠻感人的。認真說起來,是用不到什麼面紙啦! 與其說感人,我到覺得這是部有深度的喜劇,因為笑點很多,有些對白,其實還蠻發人省思的。

像衝突1的發生,女主角用賺來的錢請男主角吃飯,付錢的時候拿硬幣出來數,全部的人都等著女主角,我也是,於是男主角做了我也會做的事,掏出鈔票先付錢,而這個動作卻傷了女主角,女主角這麼說-"我也是等很久,為什麼他們不能等一下?" 當下,我傻了,原來我們有時候自以為的貼心,卻可能對別人是種侮辱,因為當街頭藝人的女主角每分錢都賺的辛苦,也花時間,所以雖然用硬幣付錢要花比較多的時間,但這全是她辛辛苦苦賺來的,他能等,為什麼別人不能等? 對阿! 硬幣和鈔票同樣都是錢,為什麼硬幣要被看不起?

還有衝突2,女主角以為姊姊是因為不能參加比賽而沮喪,姊姊卻問女主角為什麼要偷她的夢想,女主角一時呆了,因為當姊姊受傷不能參加比賽的時候,他背負的是妹妹失去夢想的難過而不是自己不能參加比賽的痛苦,是因為不能比賽就沒機會拿牌,沒機會拿牌就沒有獎金可以還訓練的費用貸款,這是多少運動員背負的噩夢和壓力阿? 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夢想而是沉重的壓力,當我們看著參加比賽的國手有沒有奪牌及奪牌後的光環時,卻忽略了許多運動員背後的故事。而女主角一方面也藉由對姊姊的支持來逃避面對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像衝突一所表達的,有時候你以為體貼對方,其實是一種傷害。

這部戲的笑點很多,主角和配角表現都很棒,尤其陳妍希的表現好過之前的偶像劇作品太多太多,雖然是要宣傳聽奧所以做這樣的收尾,但是以整部戲來說,結尾可以做的更有質感更高階一點,才不枉前面劇情的精采和演員的亮眼表現。

台灣的影片,已經有超過好萊屋爛片的能力了,也不再只有那些只能配MV的唯美空洞藝術片。

2009-09-09

漫畫也是一種閱讀

屏東的海生館是個很迷人的地方,很紮實、很豐富、還很色彩繽紛。也許陽光照不進深深的海裏,所以海底的生物總是色彩繽紛,可能是怕來來往往的海底生物沒看到,游的太快會撞在一塊。而海洋與島嶼的關係,究竟是因為有海洋所以有島嶼?還是因為有島嶼所以有海洋?

最近造訪圖書館的人越來越多,又是一個帶小朋友來圖書館的父母,同樣的問題"適合小5的書在那區?" 這次除了告知讀者兒童閱覽區之外,我反問了小朋友和這位父親,請問您想看哪類的書籍呢? 父親想想問了女兒,女兒還沒回話,父親於是說科學類的。看著小朋友意興闌珊,我於是又補上圖書館有漫畫,小女生的眼睛亮起來說要看漫畫,父親冷冷的說不可以。回頭我仔細想想,當我小五的時候看的是什麼書呢? 是漫畫和東方出版社的怪盜亞森羅蘋。這是全班的最愛吧!吵吵鬧鬧的一群小蘿蔔頭,在導師不在的自修時間,安安靜靜的低頭看書,連巡視的老師都不經好奇的進來繞了一圈,然後很生氣的說不准看漫畫。小小的心裡很狐疑的想著,為什麼老師寧願我們吵鬧也不願我們看漫畫呢?

看漫畫長大,並沒有給我帶來不良的影響,只是從圖像式的閱讀轉變成文字式的閱讀,知識的吸收並沒有因為是圖像或是文字而有差別,日本的漫畫有各行各業的故事,也總是在旁邊有很詳細的註解,讓讀者可以理解專業的用詞或術語,如果父母親不知道該給小朋友選哪類的圖書,其實可以試著讓小朋友從漫畫看起,當然父母可以先過濾漫畫的屬性,藉由漫畫建立小朋友的閱讀習慣不失為一個方法。

後記: 希望可以再遇到那個來問電腦程式書的人,因為當時太專心上架,有點晃神,一直很在意他後來有沒找到他要的書。
圖: 屏東海生館的水母

2009-09-07

童話世界的時尚

圖片引用: 瑪旦說-綠野仙蹤的紅鞋

國外時裝雜誌的照片都會有情境來訴說服裝的故事,構圖、光線都讓畫面變的生動有趣,卻不會搶了主角(衣服)的風采,反而賦與時裝另一種生命。瑪旦說這個部落格介紹一些時尚攝影師的作品,挑選的照片都很吸引人。

以童話故事做情境的拍攝方式,隨著不同的攝影師,有不同的呈現方式,畢竟童話世界想像空間大,色彩也豐富,不同成長經歷的攝影師對童話的想像也各有不同,同一個童話卻可以拍出各種不同的效果。其中綠野仙蹤和愛麗絲夢遊仙境似乎是很好的靈感來源,在沙拉布萊曼的演唱會也用了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故事呢!

2009-08-31

香港- 想去散心

每次說要去香港,就會被朋友問說你要去九龍還是香港?

九龍有旺角、深水埠、尖沙嘴;香港有銅鑼灣、中環、灣仔、淺水灣、蘭桂坊、蘇活區。尖沙嘴的觀光客比較多,旺角則有受觀光客喜愛的女人街(我不推薦這地方),一般喜愛血拼的人主要的活動區域會鎖定尖沙嘴、中環和銅鑼灣,所以主攻採買的旅客建議住這幾個地方會比較不辛苦,因為提著一堆購物袋逛街是很累的!如果是純觀光的旅客,其實可以考慮住灣仔或青衣,有較好的房價和少一點的觀光客和不同於購物區的景致。

而香港是不是購物天堂? 這要看人,因為這裡有很多國際品牌包括精品和平價商品,還有很多香港當地的品牌,早期受英國統治的香港在時裝設計上比較偏英式和日本的風格有很多不同,且香港人的身形較台灣人瘦,所以稍微壯碩的人在當地品牌不容易找到適合的尺碼;而想採購化妝品、保養品的人在韓國可以得到較好的贈品和價格;新奇的雜貨和3C電子商品到東京可以滿足需求,所以香港是適合想買國際品牌或某些日本品牌但預算和假期不夠到日本的,或是想找和別人不同或帶有設計感的服飾的購物者。另外也推薦平價的袋包,香港街頭可以看到很多袋包的專賣店,材質雖然沒有特別好,但款式多樣且時尚,而且價格便宜;另外就是街頭的雜誌選擇多且便宜、可以帶一二本晚上在飯店翻閱(電視節目不好看);晚上因為逛太晚,睡前不想大吃的話,建議可以嘗試街頭小吃哦!

2009-08-27

Facebook的農場與餐廳

有玩facebook的人,也都會不小心在朋友的邀請或是成堆種子禮物的誘惑下開始玩開心農場的遊戲,接著有人也邀請你玩餐廳,於是上班時間的空檔漸漸忙碌起來。忙著撥種、除草、灑水、除蟲和收割,玩農場遊戲很有趣的地方是除了自己種還可以和朋友有互動,有時候幫朋友的農田也除草、除蟲灑水,順便也偷偷收割了別人的果實,可是當遊戲玩到一個程度的時候,開始不有趣了,突然不能送禮、而且努力耕作賺了很多錢,也不能換農民幣,可是很多東西卻限定只能用農民幣購買,玩的著迷的人開始找免費取得農民幣的方式或是刷卡買農民幣。其實早期投入的很多玩家,已經發現農民幣的缺失,寫信建議是否開放多少金額可換農民幣,卻一直得不到回應。

除了開心農場,其實還有很多類似的英文版農場遊戲,所以也有不少人同時打理好幾家農場,除了升級的樂趣之外,其實就是排遣上班的壓力和轉移注意力,最近我也開始玩起餐廳(restaurant city),有些部落格還有介紹餐廳升級和賺錢的方法,據說除了有效率的餐桌擺法外,最重要的是食材的交換,昂貴的食材能增加收入,看著鎖住的一堆食材,一邊也玩農場的我突然有個想法,雖然交換食材是餐廳的玩法之ㄧ,但是如果能和自己的農場互通有無,農場的作物既可販賣也可流通到餐廳做食材應該會更有趣,遊戲的高階玩法本來就可更複雜或更多元,這樣遊戲才會更有魅力阿!

農場的互動遊戲設計也許有參考農業社會的生活型態,自己有種東西的人大概都有這樣的經驗,因為作物的生長都不是單一的,所以收成的時候,會多到吃不完,一般業餘農夫都會送鄰居或朋友,碰上對方也有種東西的,就會有以物易物的狀況,大家和樂融融一起分享。

2009-08-24

武俠小說不在這一樓

可能是暑假的關係,來圖書館的人變多了,很多人應該都是第一次來吧! 因為看到很多人站在自動借書機前操作的很不順暢,不論是年輕人還是較年長的人。朋友終於在我的呼喚下首次來到圖書館,除了辦借書証,我也帶他認識圖書館的樓層,在導覽的過程中,他問了一些問題,其實是很好的建議,應該也是很多用圖書館的人會有的問題和常上書局的人會有的思考方式。
1. 新書在那裏?
2. 較淺的書在那裏? (之前也被詢問過適合小3~4閱讀的書在哪個樓層)
3. 某某類在那裏?

其實圖書館的新書很多,可是上架的時候不會特別跟舊書分開,所以如果不是用電腦搜尋的方式找某一本書,書架上的書其實還蠻沒吸引力,而且很花時間找書,但這個問題好像是總類區比較會有,因為文學區的書跟書局的放置方式很像,都是依國別分,而且沒舊到可以進博物館收藏的那種,而且文學的深淺比較容易區別,總類的書五花八門,難易度也不是那麼好區別。其實總類的書是應該要重新思考要怎麼做分類或上架會讓讀者比較方便借閱。

另外圖書館有設立兒童閱覽區,裏面有繪本和故事書,可是小3以上的小朋友已經可以閱讀難度較高的圖書,並不適合在兒童閱覽區,可是散至各區的書籍,也很難建議小朋友要去哪個樓層。和其他朋友談到這個問題時,我們都認為應該要加設青少年閱讀區。

而關於某某類的圖書,這應該是在圖書館的大廳或入口處要設置說明的或是印DM幫助來館的人找到他要去的樓層,另外除了各樓層有電腦查詢外,入口大廳應該設置更多的查詢電腦,查詢完再去書籍所在的樓層(我們大學圖書館就是這樣的運作方式),而不是先跑到可能的樓層找不到在去其他樓層,可能因為現在都已E化連線,所以館方認為來館的讀者可以先利用家裏的電腦事先做好查詢,但其實有很多人是來逛圖書館就像逛書局一樣,想看看最近有什麼書,所以還是應該在入口處做好導引才能吸引且協助更多人便利的使用圖書館。

另外圖書館除了和學校,也可以和社區合作或自行定期舉辦圖書館導覽及使用說明,讓大家更了解圖書館及如何使用圖書館。

2009-08-22

"不能沒有你" 觀後分享

電影結束,大家都定格在位置上,片尾字幕已經都跑完了,大家還是在位置上,燈光亮起片刻,終於後頭有一對情侶離座,大家卻仍然坐在位置上,我看不見其它人,但在我周圍的人,默默的擦拭臉上的淚,包括我。

今天是第二次上映後的第八天,昨天我卻好不容易才找到這城市裡唯一有播放"不能沒有你"的戲院,就像我去看海角七號時一樣,戲院裏的人不超過25個,所以在小廳院裡我們有很好的座位。原本我預期甚至已做好心理準備,會從頭大哭到結束,因為知道這是一部很感人的寫實故事,可是超乎預期的我沒有大哭。就像導演說的,黑白是這部影片最好的色彩,不然會太過殘忍,太過沉重。

只能說很奇妙的是好像在看一個很熟悉卻又很遙遠的異國影片,熟悉的是充斥在我們生活中的對白、態度和場景,遙遠的是那樣的生活、場景和敘事手法。一則灑狗血的社會新聞、一個荒謬卻真實的事件(因為合情合理卻不合法),戴立忍導演用一種很平穩的方式敘述(有一點像演戲時的戴導),因為過於荒謬卻真實,我眼淚直流卻哭不出來,一份堅毅、真摯的情感對比依法行事的不耐和沒有利益可言的閃躲,這是一部不難懂、不艱澀、不商業而極有深度的社會文學。

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那個女記者在面對主角卑微的請託時,惡狠狠的說"先生,我們是政治線的,請去找社會線的記者。" 然後,主角在天橋上,這個女記者竟然還衝向前去訪問他"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我心裡OS,你不是政治線記者嗎? 在這裡幹麻?) 這是諷刺? 還是寫實? 然後是公務人員的推託之詞和嘴臉,好熟悉阿! 這是政府SOP標準作業流程嗎? 導演是不是直接請公務人員客串演自己呢?

這部片應該能入圍奧斯卡吧! 如果沒有其他特別突出的影片,這部片應該有機會拿下獎項,不是因為它是一部得獎類型的作品,是因為這是一部"好"片,恰到好處的敘述和不用太多言語就能感受的影像。

2009-08-21

你們不懂羅莉塔穿著

日本有一種服飾-Lolita fashion (羅莉塔風格),這種服飾風格是來自英國維多利亞的女童服裝和法國洛可可時期的精細服裝,並受到西方哥德與龐克次文化的影響而形成。Lolita fashion又可分為哥德羅莉、甜美羅莉、鄉村羅莉、古典羅莉和龐克羅莉。

這個名詞其實是來自一部文學作品-Lolita,這是一個俄裔美籍的小說家Vladimir Nabokov在法國完成的長篇作品。後來羅莉一詞被引申為14、15歲以下身心發育尚未成熟、個性天真無邪惹人憐愛的未成年少女。所以這樣的穿衣風格會使用大量的蕾絲、蝴蝶結和十字架,來表現娃娃的形象。

Lolita fashion的服裝典型是- 及膝裙加內裏穿紗裙或泡褲來達到散開的效果;搭配綴有蕾絲花邊或荷葉邊的過膝或及膝長襪;鞋子則是可愛型(近似童裝鞋,如圓頭平底女鞋)。此外裙子通常是以有飾邊或綴上蕾絲的維多利亞女裝襯衣,搭配水手服的衣領或是有蕾絲的長襯衣。這些基本服飾和一些相關配件在專售羅莉塔風的服裝店都買的到。

我的嫂嫂小巧可愛,雖然已經是2個孩子的母親但是每次都是小澎裙和及膝襪的可愛裝扮,讓許多長輩有點嘴腳抽筋,家族裏面大概只有我覺得他好有風格! 前幾天跟媽媽提起嫂嫂其實是走他們不懂的羅莉塔風,我也很想穿那樣呢! 沒想到老媽只是冷冷的回我一句,你有裝可愛的條件嗎? 你穿起來會變笑話吧! 真是殘忍的一針見血。

2009-08-20

錯亂時空-澳門

很多人聽到去澳門不用簽證,第一個反應是對阿!用呆胞證就可以。 不,請注意! 台灣人去澳門只要持台灣護照(有效期六個月以上)就可以了,而且已經非常多年(從我唸書的時候就知道了,因為台灣可免持簽證的國家沒很多個,所以記得特別清楚)。最近因為韓版流星花園的場景威尼斯人飯店而喚醒我記憶中的澳門,一個我不會想再去的地方。

朋友第一次去香港自助旅行,因為走太多路而發誓10年內決不再去。我因為第一次去澳門,不知不覺坐著公車繞了金沙飯店的那個島2次,還因為一堆中國人沒秩序的搶搭酒店接駁車而在車站等了非常久,氣到,卯起來從搭船的地方直接走到酒店,所以不想再去澳門(甚至我覺得比韓國還不好玩N倍)。可是韓劇好像還蠻喜歡到澳門取景的,宮野蠻王妃、伊甸園之東還有流星花園。而吸引我再注意到澳門,僅是因為威尼斯人和太陽劇團,反而不是澳門本身。

我第一次體驗的澳門是一個東西方交錯的空間,巷弄裏就好像走在清朝的街道上,一個轉彎來到民國的時空,再回神已經是在殖民時代的西方,虛虛實實、恍恍惚惚,完全是一個難以言喻的時空錯亂;不同於香港的俐落,不同於台灣的真實。